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正文
综合新闻
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研讨会纪要
时间   2005年12月22日 00:00
作者    责任编辑   

2005年12月16日下午,我院在教学楼9楼会议室召开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研讨会。与会的学院领导和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就当前建筑设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学校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研讨。发言内容纪要如下。

唐志宏(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检测中心院长)

我首先代表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检测中心对我们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代表学院感谢各位专家、各位教授对我们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看了建筑专业委员会的名单,层次非常高,大连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教授,基本上都包括在我们专业委员会里面了。各位老师各位专家都很忙,能够应聘做我们的专业委员会委员时对我们莫大的支持。

我们学院是由理工大学和松源企业集团合作创办的,松源企业集团已经投入了7个亿,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这在全国的独立学院中投入也是最大的。现有学生4329人,教职工320多人,专职教师180多人。要把城市学院办好,关键是教师,一个是要有理论水平的教师,另外就是要有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光会纸上谈兵从书本到书本是不行的!为什么我们要成立专业委员会呢,目的就是要把三本的学生能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学校关门办学肯定不行,所以我们05年工作要点就有这一条,今年要成立10个专业委员会。要把学校办好,必须有好的老师,各位委员都是最优秀的老师,最有水平的老师。在我们各位老师、专家、教授、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建筑学专业一定能够办得越来越好。

实际上我们的建筑学专业完全是孔院长、王院长和胡院长一手办起来的。在此,我也代表学院,感谢以孔宇航院长为代表的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各位委员能为我们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献计献策,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祝愿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谢谢各位。

王时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根据社会需求,城市学院创办了建筑学专业,近两年招生情况非常好,学生都是二本线以上。目前建筑学专业执行的教学方案,基本上和校本部建筑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执行相同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差别就在于城市学院的通识课,其他都是一样的。从培养人的要求上来看,应该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也考虑到生源上毕竟还有差别,成立专业委员会对城市学院培养的建筑学人才的需求方面、工作方面,要给予很大的支持,包括对学业进行指导。委员们所在单位可能成为我们学生将来的实习基地。

建筑学专业是5年制,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课进入得比较早,而且和实际结合得也特别密切,我们都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专家教授,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作为主要和重点把握的方向。另外,城市学院为建筑学专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条件,我们本部学生来参观,都非常羡慕这里的办学条件。我们派来上课的老师都是一线的教师,一流的老师。同时我们考虑到城市学院今后的发展,也不断的引进新的教师,我们实际上是在搞传、帮、带,城市学院自己的教师早晚要成为教学的骨干,外聘的作为补充,总是要走到这一步的。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检测中心专业建设,建筑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略为不同,需要有专业实验室,尤其对图书的需求特别大,而且专业局限性也很大,希望学院在建筑学图书购入上,给予政策倾斜,使图书资料尽快到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也是一样,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希望在06年开始建设,在计算机出图方面能提供更好的条件。当然全院其他专业也可以应用,包括数码艺术、艺术设计等等都可以用。这些建设对于建筑学专业来说都是必须的。有些大型仪器,可以和校本部共享,小型的仪器从教学的角度,评估的角度还是需要购置的。

城市学院的硬件比我们那面更好,只要是有计划投入,我们在城市学院办建筑学专业,一定能达到高水准。希望各位专家都给城市学院多提建设性意见。

唐院长:我补充一句,王老师,金州区新校区那边建设的第一个建筑物,很可能是艺术大厦,那边的建筑面积可能要达到20多万平方米,大约要建10几座建筑。我们要把建筑学、艺术设计、数码艺术、动漫、影视、广告艺术等专业集中在一座大楼里,成立建筑设计媒体学院。这边和新校区可以通车,而且还有座人行天桥可以过去。建筑学的教学计划可以说是从大连理工大学照搬过来的,只是加上了数学、经济学、写作等10大类通识课,这也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现在学生工作也不单纯看你的专业,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们把城市学院的一些公共的课程和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我们有大连理工大学高水平的老师来给我们授课,还有孔院长、王院长、胡院长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的建筑学专业一定能越办越好。现在是理工大学的老师来帮助我们做,将来要逐步过渡由我们自己的老师来做,我们也正在招聘这方面的老师。但是在老师的培养上怎么做,还得请各位老师和各位专家多做工作,把我们自己的教师队伍尽快建设起来。

我们的硬件建设没有问题,我们的老板很开明,现在不是我去催他建这个、建那个,而是他自己主动在那里增加投资,这就逼着我们必须要把教学搞好。除了硬件建设,他一般什么事情也不管,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所有的企业投资教育,老板是要参与管理的。而全国其他的独立学院,老板什么都管,包括招聘老师、教育教学方面什么都管,我们这里老板基本上都是放手的。理工大学对我放权,企业也对我放权,办好是你的功劳,办不好是你的责任,权力是放给你了,所以说我们压力很大。在目前阶段,3、5年内,建筑与艺术这个专业可能还要靠大连理工大学,还得靠我们各位专业委员、各位专家多给予指导。尤其是在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方面,还要请大家到学院开展讲座,角度不一样,学生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说邱院长给学生讲讲将来工作方面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要求,学生的收获肯定很大。而且各位专家都有一些鲜活的例子,学生听起来就会非常感兴趣。成立专业委员会是给大家添麻烦了,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尽量采纳。

孔宇航(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

成立专业委员会是非常好的事情,在座的不仅是城市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也应该是学生将来走向的地方,用人单位,有人可能是学生将来的老板。邱院长是大工毕业的,他这里以往基本上都是用的大工的毕业生,将来也可以用一点城市学院的学生。我来向唐院长表个态,既然我们受任于你,就一定帮助你把这个专业办好。我不是特别在意你的学生是三本、二本还是一本,实际上建筑学的学生高考的成绩并不是太主要,关键在他的美术基础和形象思维能力。所以说即使是在三本招上来的,他可能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学学生。

我们的硕士点招生也向城市学院的本科生开放,我们每年大约招收30-40个学生,我们可以优先照顾城市学院的学生。我们建筑学专业在全国的位置排在第11位,全国大约有130所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排在前面的有老八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文化大革命以前就开办建筑学这个专业。80年代初开办建筑学专业的这些院校我们排在前三名,第一是浙江大学、第二是华东大学、第三是我们理工大学、第四是湖南大学。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请唐院长和各位放心,我们会尽全力把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办好。同时也给我们学院创建了一个平台,我们能同时和三所设计院的院长一起交流,从政府的角度也可以给予一些支持。5年制的学生有半年的实习,可以到设计院去实习,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去实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前我们的学生好高骛远,希望到北京、上海的大院。今年北京上海的形势不是太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大连的建筑学人才市场将处于上升阶段。我们今年的研究生大约有一半人留在大连,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有一个波长在里面。唐院长需要我们学院任何的帮助,我都全力以赴。作为主任,也谢谢各位委员在百忙中来参加这个会,尤其是董院长、邱院长、曾院长和我们同时在一起这在以往基本上是没有过的。谢谢大家!

邱韶光(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院长)

很荣幸成为城市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建筑设计时间已经很长了,将近17年。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一些了解,特别是对大工建筑与艺术学院了解得更透,我们院从事建筑设计的员工80%都是大工毕业的,我对大工建筑与艺术学院老师的水平时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也在比较,我们也有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我们认为大工的学生素质是很高的。从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远远超过其它院校的毕业生。同时我觉得我们城市学院办建筑学专业,能够充分利用好大工良好的师资资源,肯定能办出一流的建筑学专业,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能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在社会上很抢手。

我很赞同孔老师的说法,高考分数对建筑学专业来说并不是很重要,我们在设计院里也有感受。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在实践中发展的速度却是很快。有的人外语很好、数学很好,但他们在实践当中很可能比不上那些外语、数学不大好,但艺术感很强的学生。这也可能是建筑学专业的一个特点。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大多选择在设计院,什么样的学生将来可能更有发展?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可能感觉更深,所以我们将来可能从这些方面对城市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引导学生将来重视那些方面。我也是大工毕业的,在此我也表个态,对大工的事业我是责无旁贷,极力支持,我们院肯定会对建筑学专业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实习、实践,以及相互间的交流等,我们都义不容辞。

胡文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我们在城市学院授课的老师回来后反映,我们城市学院的一些学生做的比我们本部的一些学生还要好,我听到后感到很欣慰。以往大工本部和城市学院同步上课,我曾提出一个方案,城市学院这边的课程进度要往后延迟两周,这样我们可以把这边的一些体会拿过来与师生交流。一年下来后,我们发现不用再往后拖两周了,现在基本上是同步进行。这一次8周的作业,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