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正文
综合新闻
纪实:我与人才招聘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时间   2006年11月14日 00:00
作者    责任编辑   

上个周六,我参加了大连2006秋季人才招聘大会。对于明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会,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就业形势的严峻,更是迈开了求职生涯的第一步。

11月11日早晨,阳光明媚,天气晴好。城市学院07届293名即将于明年毕业的03级学生,登上了学院准备开往大连2006秋季人才招聘会现场——星海会展中心的6辆大客车。作为其中一员的我,很难描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既兴奋好奇又忐忑不安。在这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查阅了很多有关人才招聘的相关资料,又认真制作了自己的简历,虽然经验不够老到,却也怀有些许自信。就这样,我迈开了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步。

由于到得较早,人比较少,我们没怎么费劲就进入大会现场,虽然没能看到以往媒体描述的人才招聘会上求职人群排着长龙购票的火爆场面和企业展台前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的情景,但也能够感到大战来临前的那份紧张与不安,依稀闻到战场上浓烈的硝烟。刚进到招聘会场,手里就被大大小小的商家塞满了琳琅满目、花样翻新的各式广告宣传品。在大会组委会,我看到一些人正在填写大连人才招聘信息库录入表格,我也认真地填了一份,毕竟多个机会多条路嘛,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呢?

展厅里的摊位很多,我走马观花般顺次逛了下去。除了SONY,IBM等国际大公司展台布置得比较气派,现场招聘人员较多外,其他企业展台都布置得较为简单、实用,招聘人员也就二、三人而已。我想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今企业谋求发展的务实态度,同时也昭示着招聘企业在国内经济格局中的不同地位。每个企业都把所要聘用人员的岗位、要求、学历、人数等事项做成大幅喷绘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一些招聘人员也开始与符合要求的求职人员面谈。“哎,真是的,这家企业要求学历是硕士以上的”,“可不嘛,你看这家还要求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呢!”走在我身后的两位同学开始抱怨。我拿着本子边看边记,心里也在不断地嘀咕:知名大企业的要求的确很高,大部分都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即便没有工作经验要求的单位和岗位,应届毕业生也很难胜任。看来在人才市场上企业是很现实的,聘用你就要求你工作即刻上手,即刻为企业创造出价值。能够给应届毕业生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的单位确实是凤毛麟角。很多时候,用学历和工作经验这两条要求就能将许多求职者拒之门外。我深刻体会到,能够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的确不易!这时候,许多人陆陆续续进场,会场也渐渐地拥挤、喧闹起来。来去匆匆的求职者们,人人都充满希望,试图在招聘会这个人生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放飞自己的理想。他们挨个展位观看招聘说明,只要看到哪个职位自己能做,就上前询问,投放简历。此时,几乎所有单位的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龙,而知名企业或机构更是被求职者包围的里外三层,水泄不通。几百人排着队苦苦等待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把简历亲手递交给面试官的机会,并趁着这来之不易的短短几分钟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面试官。但大多数人等来的只不过是失望,一句类似“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认真筛选,请留意我们的通知”这类的套话,我们只有回去翘首企盼。

我在人群中左突右冲地“搏杀”了将近2个小时,同学们早已走散,我也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茫茫人潮中拥挤着前进。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竞争残酷,供远过于求是如今人才市场的真实写照。一场大型招聘会中,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只有几千个,对于解决时下上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主导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上,他们的目光自然更加挑剔、苛刻。我向两个单位投放了简历,并和其中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副总简单地交谈了一下。我想应聘的工作岗位是该企业的文案策划,我考虑应聘这项工作主要是因为我有写作的一技之长,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个岗位和我所学专业比较对口。该公司副总只是简单地问了问诸如所学的专业、发表过什么文章、擅长写作什么体裁的文章等问题,并让我做了登记。最后,副总同样也老生常谈地说了一句“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认真筛选,请留意我们的通知”的套话。虽然如此,我谢过他后,心里也还是情不自禁地涌动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不论是否得到通知,求职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来了!

人更多了,可以用摩肩接踵、亦步亦趋来形容,走路的人只能随着人潮而一点点蠕动,想在一个展台前停下来,看一看,可以说是殊为不易。脚被踩得火辣辣地生疼,肩膀也被挤得酸麻,这求职者的艰辛与无奈,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有切身体验。想想在未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我还将成为各大招聘会上的常客,不断地接受这种洗礼,心里竟涌上了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也不由得感到一阵阵茫然。挤出了会场,碰见了同学,彼此又交流、感叹了一番……。

坦率地说,在招聘会上拥有实用技术的理科生要比文科生吃得开,但关键是你的技术、能力是否过硬,是否适应企业需求。在一般情况下,本科生要比专科生就业前景能更加广阔一些,但关键是在企业岗位不限学历的情况下,谁在能力上更胜一筹。可见求职的症结不仅仅在于有没有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能不能胜任这些公开招聘的工作岗位,为未来的老板创造出价值。企业的用人准则是宁缺毋滥,即便是僧多肉少,一些企业需要的人才常常也是千金难求,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空手而归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看来,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抓紧时间充电,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训练,使自己能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才是我们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所在、当务之急,亡羊补牢尤为晚矣!

即将步出会场,我一步三回头地望着身后熙熙攘攘的人群,大批求职者还在潮水般地不断涌入,长龙似的队伍在午后明媚阳光的照耀下也显得格外“壮观”。求职是人生事业起步的必经之路,是人生难忘的心路过程。生不逢时,我们赶上了中国就业的最高峰,饱尝了求职的艰辛与无奈,经受了常人无法经历的磨难与考验,也给我们的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生不逢时”对我们的成长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说不定这还是上苍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格外偏爱和垂青呢?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有了这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磨砺,我们会更快地成长、成熟,只面未来的人生。人生的路从来都是鲜花和荆棘相伴,坦途和坎坷相连,祝愿我们的同学一路走好!

                                  (《城韵编辑部》石晓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