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正文
综合新闻
《青年论坛》:构建和谐社会是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时间   2007年04月26日 00:00
作者    责任编辑   

新闻与公共管理系广播电视新闻学0602吕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学后深受鼓舞。我现在正在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决心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那么,怎样理解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这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应该如何去做?

我认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就不会和谐,经济就很难发展,民族精神就难以振兴,国家也就不会强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远大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把社会和谐作为一个理想目标加以推崇和赞赏。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思想,强调“和”在人们生活交往中至关重要的意义,用“和”来表示人际关系良好,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状态。荀子讲过:“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在干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周礼》中提出,“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把和谐作为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中华文化中强调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都反映了人们追求生活和谐的愿望。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哲学家也非常推崇社会和谐的思想。柏拉图提出过“公正即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的哲学名言。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都提出过“和谐制度”的思想。

“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壮丽事业和伟大工程与当代青年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责无旁贷,应当起到表率作用。为了切实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工作和学习的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中国共产党人过去所进行的革命和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也就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民实现了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康的局面,也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六中全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理解上述要求全面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在这六点要求中,“充满活力”是基础,“公平正义”是关键,“诚信友爱”是核心,“安定有序”是目标,“民主法制”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条件。这六点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有机统一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长期奋斗。六中全会强调,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掌握六种本领,即管理社会事物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些本领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人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表率作用。

首先,我们要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树立远大志向,把个人的前途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先进的思想,崇高的追求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本领,勇于创新,履行好岗位职责,发挥一技之长,争取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用辛勤劳动和汗水,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三,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养成公德意识,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和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当代社会的精神风尚。我们80后的青年人是历史之帆的掌舵者,是和谐时代的弄潮儿,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历史要求我们高举起新时代的旗帜,社会需要我们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就让我们青年人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携手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