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正文
综合新闻
大学•大学生•人生
时间   2008年09月09日 00:00
作者    责任编辑   

——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教授和我院师生畅谈人生

9月5日上午,一场题为“大学·大学生·人生”的报告会在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教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其对大学、大学生和人生的不断思索,为我院500多名师生阐述了大学和大学生的使命,诠释了人生的真谛。曲教授的报告直面人生,内容翔实,贴近生活,感人至深,不时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报告会由唐志宏院长主持。

从高校辅导员一路走来,有着丰富高校基层工作经验的曲建武教授认为,每个人从他刚刚懂事的那一天起就憧憬着上大学,但对大学和个人成才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联系,很多人则比较茫然。大学生入学后往往是对学校硬件、对专业的问题考虑很多,而对大学的内涵则往往较少关注。曲教授认为,大学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舞台,是塑造人生性格的熔炉,但是大学对人生命运的改变不是天然的,知识也不可能成为天然的力量。走进大学只是人生起步的平台,未来成功与否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只有把握大学精髓,感悟大学的精神,持之以恒地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切实改变自己的命运。那种以为考上了大学,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命运自然而然就会改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读大学只会使自己逐渐走向平庸,走向平淡,甚至是走向毁灭。他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知道得越多,才知道自己知道得越少”。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那些善于借鉴别人智慧和经验的人才能成为伟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是一个学子成功的重要品质。

曲建武教授指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应该使人向上、向善、向智。院校决定人,专业决定人,但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忽视大学的育人传统,不应该忽视大学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的每一所大学尽管其价值取向可能都不尽相同,但为自己的祖国培养人才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哈佛大学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入则增长智慧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人类”,要求学生既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又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动脑又动手”,这和城市学院的办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这句话出自耶鲁大学的一位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普通学生内根凯尔之口。当这位被英军俘虏的耶鲁大学高材生面临绞刑,英军问他还有什么遗言时,他铿锵有力地说,他恨自己不能再活一次去抗击英军。他们崇尚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美国总统都出自耶鲁大学,而独有普通学生内根凯尔的这句话能成为耶鲁校训的根本原因。在这所闻名遐迩的学校内,义务献血成为常态,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就是大学的文化,这就是大学的神髓。

 

曲教授介绍说,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索人生的意义,当然也要探索专业的奥秘。曲教授指出,办大学者是没有不考虑其价值观的,西方大学的发展史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永远应该以此为目标,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

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大学教育要重视德育,要注重亲民,要有大善。  

中国的现代大学产生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战争的失败促使有识之士废科举,兴学堂。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说“大学要抱定宗旨,不为做官,不为致富,要有德性,要敬爱师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非大楼之称谓也,乃大师之称谓也”,没有大师就撑不起大学,而大师的本质是人格。你要培养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求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等等,都反映出大学的文化特质。

毛主席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邓小平说“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胡锦涛总书记说“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大学教育要注重育人的本质特征

曲教授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培养的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大学文化淡漠的问题。如何把握主流文化,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无论如何发展,其文化的本质要求是不可改变的。今天的中国大学应该是“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一定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

曲教授还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青年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工作要倾情投入。他认为“只要有为,才能有位”,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而不努力是不能成功的。曲教授曾做过两年大学辅导员,在72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他不畏酷暑和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假期先后走访过58个学生家庭,把党和学校的温暖送到了学生家里。经过他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些思想上有问题,性格上有缺陷,学习上有欠帐的同学都很好的度过了大学生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有所长的有用之才,在事业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尊重。曲教授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喊出“向我学习”的口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曲教授对在场的同学们说,考上名牌大学固然令人高兴,但并不因此说明你是成功的,考上硕士、博士也是如此。美国总统并不都是出自哈佛、耶鲁和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样也并非都是出自清华和北大这些名校,十年、二十年后,你们中的很多人将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但前提是你必须努力,不努力你将一事无成。青年学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质,要树立“家庭、学校无法选择,人生价值可以创造”的坚定信念,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美好光阴,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人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

                 (新闻中心安宝华供稿 艺术与传媒学院朱守先摄影)